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独立学院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成效研究

Published on with 0 views and 0 comments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独立学院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成效研究

摘要:在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过程和教学实务中,对学生社会实践不够重视,甚至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的情况下,很多院校也是单纯的发个通知,甚至存在通知都漏发的情况。在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下,本文深入探讨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独立学院学生培养中的现状、意义、模式及其成效。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包括企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创新创业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已成为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就业创业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支持与引导,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规划能力。展望未来,科技赋能、跨学科融合、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国际化视野拓展将成为社会实践的新趋势。高校应优化社会实践体系,引入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社会实践;独立学院;高等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高校聚焦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环节,理应在独立学院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事与愿违,相当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没有足够的重视和体系建设。本文全面审视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阐述了社会实践对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深化专业知识理解及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深远意义。

在政治思想层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围绕共青团“三力一度两保障”的工作框架,即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强化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全面推动高校共青团抓思想引领、基层建设工作,以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知行计划为核心,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的政治功能,将其融入高校“大思政”和“三全育人”体系之中^[^ ^]^ 。

我们致力于探索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模式,如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研等,确保活动既有深度又具广度,实现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通过这些实践,旨在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引导他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将青春之花绽放在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价值与意义。

1.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

1.1. 多样化的实践形式

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企业实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创新创业、文化交流与体验、科技支农与乡村振兴、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社会需求。

1.1.1. 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通过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行业运作,参与实际项目,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企业实习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和企业文化,还能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宝贵的经验。

1.1.2.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参与大型活动服务、社区服务、支教助学等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还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因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属于北京延庆区唯一一所高等院校的地理优势,我院成为了保障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团队的一支有生力量。特别是2019世园会志愿服务期间,我院共累计派出2600余人,11159人次,累计服务长达75天,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9272小时,是2019世园会服务周期最长、服务人数最多的单位,为世园会志愿服务做出了卓越贡献,使得有幸参与其中的师生不仅获得了无限荣誉感和自豪感,且其中1786名师生收获了不同的表彰和奖励;志愿服务也成为了北邮世纪学院实践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成为了我院一道亮丽的名片!

1.1.3. 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提升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社会调研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1.1.4.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实践则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将创意转化为实际项目,培养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能够锻炼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其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为响应国家鼓励青年创新创业的号召,深化我院教育综合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我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务处的领导下,由教务处副处长兼任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指导各系院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组建双创基地。双创基地在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实践中,各工作室的科研兴趣小组,不仅在全国各大双创竞赛斩获嘉奖,还孵化出多个初创企业,形成了教师指导,学生传帮带的创新实践模式,培养了很多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优秀学生,也为我院打造成为应用型独立学院高等教育探索出了成功模式。

1.1.5. 文化交流与体验

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项目,如国际志愿者活动、文化交流营、国际交换生、民族地区考察等,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拓宽国际视野。

1.1.6. 科技支农与乡村振兴

结合农业科技、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领域,为农村地区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或项目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1.1.7.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参与植树造林、河流清理、垃圾分类宣传等环保活动,或研究推动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项目。

1.1.8. 线上实践与虚拟实习

受地理位置或疫情等因素影响,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线上课程、远程实习、虚拟实验室等,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2. 校企合作的深化

近年来,校企合作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通过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实现人才供需的有效对接。高校则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

案例分析: 北邮世纪 学院与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战略 合作 ^[^** **^]^^^

本案例聚焦于北邮世纪学院与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9年建立的战略合作协议,特别是双方合作开办的“亿阳班”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打造实习就业直通车。

  1. 案例分析与成效

1.1. 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定制化人才培养方案:“亿阳班”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这种定制化的培养模式,有效避免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脱节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多元化教学方式:项目采用培训授课与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亿阳信通公司选派客座教授围绕企业文化、产品研发等主题授课,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行业前沿知识和企业实际需求。

1.2. 实习实践机会的拓展

实地参观学习:学院定期组织“亿阳班”学生前往亿阳信通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文化、了解公司发展历程和战略目标。这种实地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后续实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度实习体验:学生在完成培训后,将进入亿阳信通公司进行实习。公司选派有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这种深度实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1.3. 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完善

日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亿阳信通公司对学员的实习情况进行日常考核和综合考核,内容涵盖专业知识、企业文化及劳动纪律等方面。这种全面的考核体系,有助于客观评估学生的实习表现,为后续的择优录用提供依据。

择优录用机制:学生结束实习前,公司将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实习评价,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考核结果择优录用。这种激励机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力,也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1. 案例成效

人才培养效果显著:“亿阳班”项目成功培养了一批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了亿阳信通等高科技企业的用人需求。

校企合作深化:通过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学院与亿阳信通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为双方在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参与“亿阳班”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增强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结论

“亿阳班”项目作为校企合作在社会实践领域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践以及就业促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以及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该项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输送了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共赢发展。

1.3. 政策支持与引导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和引导。例如,设立社会实践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平台;开展社会实践表彰活动,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政策措施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更是政府引导模式下的典范之作。这些活动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影响面广,不仅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了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服务社会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还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9年,我院与共青团延安市委成功签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深化了社会实践教育。2019年我院其中两只社会实践团队获得2019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名单,其中两名学生获得了2019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两位老师获得2019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案例分析: 追寻青春足迹,情系圣地发展,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 **^]^

在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政府引导模式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路径。本文将以“追寻青春足迹·情系圣地发展”2019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苹果产业调研与禾草沟煤矿考察为例,深入探讨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资源调配和多方协作,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实现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1. 苹果产业调研:红色资源与现代农业的交响

1.1. 案例背景与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指示,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了“追寻青春足迹·情系圣地发展”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其中,苹果产业调研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让大学生了解延安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及未来规划,同时感受红色资源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

1.2. 实践过程与发现

北邮世纪学院实践团队“世纪红Team”首先到了延安市宝塔区丰冠果业有限公司,这里是延安苹果产业的一个缩影。通过乡党委书记和企业负责人的详细介绍,团队了解到延安苹果产业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产量占据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份额。苹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延安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后,团队参观了延安新区展览馆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展览馆,进一步了解了延安在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红色旅游业等多领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延安苹果产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如智能化种植、品牌化营销等,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延安农业现代化的蓬勃生机。

1.3. 分析与启示

政策引导与资源调配: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资金补贴、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有效推动了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红色资源与社会实践教育: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实践团队在延安受到了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红色教育,其中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遗址,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队员们深刻领悟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伟大意义,增强了自身的历史认同感和社会使命感。同时,将红色教育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果。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具有坚定信念和高度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知识,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方式,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禾草沟煤矿考察: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思辨

2.1. 案例背景与目的

在深入了解延安经济发展的同时,实践团队还选择了禾草沟煤矿作为能源产业的调研对象。禾草沟煤矿作为延安乃至陕西的能源重镇,其年产量高达500万吨,对于研究能源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2. 实践过程与发现

“世纪红 Team”团队来到禾草沟煤矿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考察和与煤矿管理人员的深入交流,了解了煤矿的生产流程、技术革新及环保措施。团队成员亲眼见证了煤炭开采的壮观场面,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能源开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在考察过程中,团队了解到陕西作为能源大省,煤炭产业长期以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延安市政府和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措施,努力实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3. 分析与启示

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煤炭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实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青年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关注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追寻青春足迹·情系圣地发展”2019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通过苹果产业调研和禾草沟煤矿考察两个具体案例,不仅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规划,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些案例也为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资源调配和多方协作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2.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2.1. 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社会实践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促进就业创业

随着就业市场的日益竞争,企业越来越注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通过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社会实践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2.3. 服务社会发展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社会实践还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

3.1. 政府引导模式

政府引导模式在推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出台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政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还激发了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

3.1.1. 设立 社会 实践专项基金

学院通过设立社会实践专项基金,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些基金帮助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使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3.1.2.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学院通过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单位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平台。这些基地位于一线,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1.3. 开展社会实践表彰活动

开展社会实践表彰活动则是学院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手段。通过表彰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不仅树立了社会实践的标杆和榜样,还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些表彰活动不仅让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获得了荣誉和认可,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3.2.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的一大亮点。通过校企双方的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践机会,还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3.2.1. 实习实训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企业也能通过实习生的表现,提前发现和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

3.2.2. 联合培养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3.2.3. 项目合作

高校学生团队可以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或技术创新项目。这种项目合作的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又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和产品,实现双赢。

3.3. 自主组织模式

除了政府引导和校企合作外,大学生还可以自主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模式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的实践主题和形式,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实践活动。

3.3.1. 社团组织

学生社团是自主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力量。通过社团的组织和协调,学生们可以共同参与到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创新创业等活动中去,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2. 班级或小组

班级或小组也是自主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常见形式。同学们可以围绕某个共同的兴趣点或目标,组成团队,共同开展实践活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能够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实现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4.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效

4.1.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们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4.2.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让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入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他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责任和使命。这种社会责任感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积极地投身社会建设。

4.3. 促进了就业创业

暑期社会实践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企业越来越注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而社会实践正是提升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社会实践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创业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4.4. 推动了教育改革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也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高校开始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也为高校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5. 未来展望

5.1. 科技赋能社会实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将更加依赖于科技手段的支持。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社会调研和数据分析;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进行实习实训等。这些科技手段将大大提升社会实践的效率和效果。

5.2. 跨学科融合与国际化视野

未来的社会实践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学生们将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进行实践活动,而是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学生们也将更加关注国际问题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这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5.3. 持续优化社会实践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效和影响力,高校需要持续优化社会实践体系。这包括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实践基地资源、创新实践项目形式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6. 结论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就业创业和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和自主组织等多种模式的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高校应继续加强对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 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2023年2月23日)中青联发〔2023〕5号.
  • 杨希希.我院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信与信息工程系2016级学生参观亿阳信通
  • 关于表彰2019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典型的决定.京团联发(2019)12号

标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独立学院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成效研究
作者:谷国信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单位:北京谷梁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http://blog.guoxinweb.com/articles/2024/11/12/1731419680988.html